时间:2022-11-02 21:55:50 | 浏览:5799
#爱尔眼科##北京头条#
近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院长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白内障患者。
68岁的赵先生(化名)一个月前发现自己右眼发红胀痛,视力下降,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
用药后青光眼有所控制,但当赵先生提出想做白内障手术时,医生却犯了难。
原来,在检查时,医生发现赵先生眼轴非常短,眼球很小,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基本无从下手,建议赵先生到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转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后,经检查,赵先生右眼视力仅能看清眼前10cm左右的手指,左眼视力0.12,双眼眼轴分别为16.86mm和16.95mm。
而正常成年人的眼轴为23-24mm,新生儿的眼轴在16mm左右,赵先生的眼球几乎像孩童一样小,临床诊断为真性小眼球。
老人拥有一双“儿童眼”不是件值得羡慕的事吗?怎么在眼科医生这里却如临大敌?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院长介绍,真性小眼球(Nanophthalmos)是指胚裂闭合后眼球停止发育导致眼球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的一种较罕见眼病。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异常,表现为眼轴短(<20mm),高度远视(>600度),前房浅,晶体显著增厚,巩膜异常增厚,很容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眼病。
真性小眼球发病率低,在临床中较为少见,许多眼科医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诊疗经验,尽管该病临床罕见,但其危害却十分严重。
患者常因内眼手术时或术后出现脉络膜渗漏、驱逐性出血、视网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术后结果很难预料。
给真性小眼球患者做手术,就如同在高空细绳上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出现危急状况,风险极高,难度极大。
目前真性小眼球白内障手术在眼科领域属超高难度的手术,在很多医生眼中,这样的病例如同一颗烫手山芋,碰一下都需要勇气,更遑论实施手术。
入院后,赵先生的眼压暂时得到控制,但因其白内障正处于膨胀期,这种情况下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势必要做手术。
但由于赵先生的眼球体积小,前房浅,巩膜厚,眼内结构拥挤,晶体却膨胀变大,要在极其狭小的眼内行复杂的白内障手术,难度堪比针尖起舞。
首先,要不要给赵先生做手术?开局问题就是个“王炸”。
前面提到,真性小眼球手术难度极大,术中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前赵先生还有一些视力,如果手术出现问题,连这仅有的视力都保不住。
但若不做手术,虽然短期内还能看见,但青光眼继续发作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出现更多并发症,到那时情况难以控制,同样有失明的风险。
所以,手术到底要不要做?
做,风险太高,难度太大,执刀医生将要面临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与考验;
不做,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慢慢滑入黑暗的深渊。
看着赵先生渴望光明的目光,面对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李绍伟院长顶住巨大的压力,拍板决定:做!
当即,李绍伟院长连夜带领团队商讨手术方案,迈出第一步后,后续的具体问题如座座险峰横亘于眼前:
Ø 患者眼部晶体膨胀,术前B超提示脉络膜增厚明显,眼轴短,前房浅,操作空间狭小,手术该如何做?
Ø 是否要做前玻切?要做虹膜周切开放房角吗?需不需要巩膜开窗减压预防脉络膜渗漏?
Ø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不幸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特别是出现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该怎么办?
Ø 患者眼轴非常短,IOL度数人工晶体该怎么选?要不要用piggyback(背驮式人工晶体)?
每一个棘手的问题都关系到患者预后,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李绍伟院长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逐个化解难题。
赵先生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但他又足够“幸运”。
赵先生今年已经68岁,用眼需求没有年轻人那么复杂,近来只是因白内障晶体膨胀导致了青光眼发作,简单用药后病情已基本控制住,尤其用了缩瞳药后眼压也不高,说明恶性青光眼的可能性不大,另外,赵先生眼睛的房角是开放的,这个概率非常低,属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李绍伟院长果断拍定手术方案,全麻下手术,先做单纯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IOL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备好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巩膜开窗准备,手术越精简,对患者眼部的创伤就越小,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前玻切、巩膜开窗。
植入的IOL人工晶体选用了目前可用的最大度数的单焦点人工晶体,尽管piggyback(在眼中植入两枚人工晶体用于矫正)理论上矫正更足,但李绍伟院长考虑到赵先生眼轴太短,前节拥挤,即便采用足矫晶体植入,此类患者术后很少矫正视力超过0.5,无论从术后效果还是性价比的角度上来说,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每个环节充分为患者考虑,是李绍伟院长多年一直坚守的医者本心。
尽管术前预料得很好,但手术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本来真性小眼球的手术空间已极其狭小,散瞳后又发现,赵先生的瞳孔不能完全散大,如同狭小的手术“窗口”开到一半卡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摘除又厚又大的白内障晶体,手术难度陡然升级,非常考验主刀医师的技艺与心态。
好在为赵先生实施手术的,是有着4万多例各类疑难白内障手术经验的李绍伟院长,只见院长心定手稳:制作切口、填充粘弹剂、在小瞳孔下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完成撕囊、劈核、植入IOL人工晶体、吸除残余粘弹剂……
每一步操作既精准又流畅,并将手术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降低对患者眼部的伤害,尽全力为患者保留更好的视力。
手术中还出现了惊险的一幕,赵先生患眼的后房压力较常规病例偏高,如同要在一个吹鼓的气球上做手术,不仅要万分谨慎,还要对抗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若后房压力一直过高就必须做玻切和巩膜开窗。
李绍伟院长当机立断,采用灌注压主控模式70mmHg来对抗后房压力,成功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赵先生后来表示,手术过程就像在家里小憩了一下,很快就做完了,术后不适感很轻,恢复得也很好。
在看似简短微创的手术背后,离不开李绍伟院长数十年在临床中锤炼出的缜密医疗思维与经验技术,加上手术团队默契专业的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爱尔眼科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切都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救治与服务体验,为更多家庭送去光明与希望。
最终,这台真性小眼球白内障摘除合并IOL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李绍伟院长的操刀下顺利完成。
术后复查,赵先生的右眼眼压正常,脉络膜无渗漏,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赵先生再三向李绍伟院长表达着自己的感谢,后来在赵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医院继续为他做了左眼的白内障手术,手术同样很成功。
前几日,赵先生高兴地发来消息,经当地医院检查,目前他的双眼眼压正常,眼部状态良好,视力稳定。
李绍伟院长表示,鉴于真性小眼球患者在白内障手术或青光眼手术后,确有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前,手术团队与患者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好完备的术前准备,制定严格周密的预案,在行眼内手术时,要行保护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做好并发症的应对策略,在围手术期内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全面、可信赖的医疗保障。
面对疑难复杂的眼病,眼科医生可以说是患者唯一的希望,我们必须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患者送去光明,这是作为医生的责任,也是每位医者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初心。
(编辑Rainbow。)
11日13时40分,成都市气象台将8月7日10时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变更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图据成都市气象台成都为什么这么热简阳为什么这么热今年成都为什么这么热,张涛解释,受副热带高压或青藏高压长时间稳定控制,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天气晴好,白天升温显著,因此导致今年成都气温比较高。
为什么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不同?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洪军(8月16日摄)副热带高压把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罩住了”“今年的持续高温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田洪军说,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副高北侧无强冷空气南下,副高南侧无热带气旋北上,使得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都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
Facebook最近传出即将改名元宇宙,国内火热的社交APP SOUL也标榜自己是元宇宙,在券商的研究报告中,A股的元宇宙概念股最近突然冒出来几十上百家。毫无疑问,元宇宙的热潮正在横扫整个网络,任何一家公司贴上元宇宙标签就是在往脸上贴金,就。
不明飞行物(UFO)是真的,不明飞行物(UFO)是伪造的,外星文明存在,外星文明不存在,长期以来,这些都是吃瓜群众平时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始终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在2022年,美国官方的多次惊人创举,将不明飞行物(UFO)。
前些天,不少浙江台州的市民,都在夜空中看到了一群不明飞行物,它们在空中排成一条线,多个亮点闪闪发光,看起来非常令人震撼。相关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后,也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猜测,这或许是“外星人的UFO舰队”,也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马。
这是现在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个话题之所以遭受热议,是因为有人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有人不信,还有人半信半疑,每方说法都有一番道理,最重要的是,既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外星人存在,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不存在。外星人存在吗。
1948年10月1日,在北达科他州国民警卫队担任少尉的戈尔曼正在带队驾驶P-51执行一起转场飞行任务,他们计划在法戈的赫克托机场降落,快到机场时其他飞行员已经降落,但戈尔曼少尉决定利用利用晴朗的夜间作一次夜间飞行,塔台同意了他的临时动议。戈
要说那种飞行器全世界都见过却没有科学家承认,那么一定是UFO,因为全球那么多UFO目击案例,甚至还有2019年美国海军公开的UFO追逐视频,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承认将其归类到UAP(不明空中现象)。不过在英国《每日星报
在前几天美国五角大楼,又公布了一份全新的UFO调查报告后,近日,又有美国专家表示,通过研究,他发现在今年3月29日夜晚,出现在美国阿拉斯加上空的一个巨型UFO,大概率是中国火箭。阿拉斯加上空出现巨型UFO。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相信,火星上存在着“外星文明”,甚至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有研究者称,自己在火星上找到了“火星运河”,认为这是“火星人”的杰作。那么,火星上真的有文明存在过吗?近日,英国的《每日星报》,又报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